- 相關推薦
創業故事:35元錢闖蕩京城
呂霞出生在湖南長沙,家有兄妹四人,她排老三。1990年,她考上了湖南財會學校,可是她沒去。當時哥哥、姐姐都在上大學,弟弟在念高中,母親又失了業,一家六口就靠父親微薄的工資生活,呂霞不忍心再加重家庭的負擔,就到北京打工來了。下了火車,呂霞數了數兜里的錢,連毛票、硬幣都算在一起,總共才35元。
為了生存打拼
到了北京,她開始就走街串巷找工作。終于在北京政法學院找到了一份打字員的工作。那時還沒有用電腦打字,打的是鉛字,計件報酬,每張蠟紙是1塊錢。就是加班加點,一個月也就300元。但是這對呂霞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她在北京呆下來,并且找到了工作。
上大學一直是呂霞內心深處一個難解的情結,1991年5月,她參加成人高考,被中國財政金融學院夜大錄取。這年,她弟弟也考上了清華大學。四處籌措,學費總算到位了。她白天上班,晚上去聽課,回來再加夜班打字。除了學習生活只有一個內容:打字。打2張蠟紙,早餐就解決了;打4張蠟紙,午飯也有了;接下來就是晚飯錢、牙膏錢、手紙錢、學費、弟弟的零花錢……一天下來,呂霞手酸痛得連脫衣服都困難。
回憶起那段日子,呂霞說:“也許就是這種艱難,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永遠不會退縮。”1994年,呂霞拿到了成人考試的大專文憑,她以為自己的苦日子熬到頭了,誰知她的戶口不在北京,干財務工作許多單位不放心也不敢用她。呂霞有些傷感,付出了這么多,拿到了文憑,依然沒能改變自己的處境。
啟發
1994年12月,一家文化藝術中心接納了呂霞。呂霞的任務是拉贊助,拉來了就參加采編,采編完了就做節目主持,最后經理干脆把什么都交給她了。
1995年3月,呂霞以北京廣播電臺主持人的身份去采訪靳羽西。靳羽西對她說:“美容業是一門美麗的人文事業,市場潛力非常大,用你的品牌、你的雙手、你的智慧,把女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給她們一份自信和一顆滋潤的心。”
靳羽西的話對呂霞啟發很大。琢磨了幾天后,呂霞辭職了。經理大惑不解:“你干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要走?”得知呂霞是想去開美容院以后,經理輕描淡寫地笑了:“一個外來妹,想當老板?”呂霞說:“為什么不能?”她辭掉工作,來到珠海拜師學藝。那里的美容師只教手藝和操作,沒有系統理論,費盡周折,呂霞向朋友借了一筆錢,辦了一個去香港的護照,在香港學習3個月美容。
回到北京,呂霞準備放手大干一場。無奈自己沒有資金,她決定再打工,待積累了一筆資金后,就開美容院做老板。正在這時,劉曉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呂霞應聘成了銷售部經理,工作任務是到各省、市去開展業務。在這兩年里,從化妝品的研制、生產、開發到銷售,呂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她的口才、膽量和見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跟在劉曉慶身邊的那段時間,呂霞看到了一個做事業的女人是怎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呂霞深受啟發: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兩年后,呂霞獲得了高級美容師和主持老師的資格,那時,她整天就想自己開個店,平時走在街上也觀察店鋪,見了化妝品就問該產品的品種和效果,天天就像著了魔。1998年3月,呂霞向劉曉慶提出辭職,打算自己開店。
實踐創業夢想
2000年,呂霞在海淀區紫竹院路的繁華地段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美容院,她所有的積蓄只夠交一個月的房租,她和丈夫四處借錢。親戚和朋友議論紛紛,勸阻的多,支持的少。但呂霞自己有信心。
這年12月,霞軒儀美容院正式開業,店里有4張美容床、3名技術過硬的美容師。但事情并沒有呂霞想象的那么順利,美容院開業一周后,沒有一個客人登門。呂霞心急如焚,她想,這樣下去只有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呂霞把紙條寫成小廣告,趁夜深人靜時張貼到電線桿和立交橋上。當時正值冬天,夜里氣溫降到零下8攝氏度,邊刷漿糊邊結冰,手僵硬得像木棍,呂霞一遍又一遍地咬牙對自己說要挺住。白天,她和美容師坐在美容院門口,見人就問:“美容嗎?不滿意不收錢。”
終于迎來了第一位客人,呂霞親自動手給客人做,她十分滿意。漸漸地,美容院有了名聲,客人源源不斷而來。幾個月下來,生意紅火得連呂霞自己也不敢相信,每個月的毛收入達幾十萬元。
呂霞在京城美容業已小有名氣,但她常常自嘲:“在北京人看來,我就是一個打工妹,因為我連北京戶口都沒有。”但是她還會笑笑說:“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創業故事:35元錢闖蕩京城】相關文章:
創業錢從哪來03-08
錢是創業最大的壓力03-26
農村創業故事:農村養羊可賺“羊”錢02-27
創業融資之創業的錢從哪里來11-15
沒什么錢如何創業03-25
創業,如何才能賺到錢08-15
小伙用結婚錢創業12-29
創業,如何才能賺到錢?03-27
創業的故事02-27
創業時哪些錢不該花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