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國985和211大學名單(最新)
“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985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全國985和211大學名單(最新),歡迎參考閱讀。
985 大學名單(39 所)
清華大學:位于北京市,是中國頂尖高等學府,在理工科、人文社科等多領域實力強勁,以其卓越的學術聲譽和科研成果聞名全球。
北京大學:同樣坐落于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在基礎學科研究、社會科學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復旦大學:地處上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在醫學、新聞傳播等領域優勢顯著。
上海交通大學:位于上海,在工科領域實力突出,尤其在船舶海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等專業方向,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浙江大學:坐落于浙江杭州,學科門類齊全,在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工等多個領域擁有頂尖的科研團隊和成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于安徽合肥,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在量子信息科學、物理學等領域取得了眾多世界級科研突破。
南京大學:地處江蘇南京,歷史悠久,在天文學、地質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強大的師資力量。
同濟大學:位于上海,在建筑、土木、汽車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是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位于黑龍江哈爾濱,在航天、機械制造、控制科學等工科專業方面實力強勁,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位于陜西西安,在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領域優勢明顯,是中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地處北京,航空航天技術是其特色優勢,在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專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北京理工大學:位于北京,兵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實力突出,在國防科技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東南大學:坐落于江蘇南京,在建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方面表現卓越,是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位于湖北武漢,在機械工程、光學工程、臨床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成果豐碩,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武漢大學:地處湖北武漢,學科門類齊全,在法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館學等學科方面具有深厚底蘊和優勢。
廈門大學:位于福建廈門,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等學科領域實力較強,校園環境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之一。
山東大學:坐落于山東濟南,在數學、臨床醫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有著較強的實力,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
天津大學:位于天津,在化工、建筑、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優勢顯著,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南開大學:地處天津,在數學、化學、經濟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綜合性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位于北京,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被譽為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北京師范大學:坐落于北京,在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優勢明顯,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領軍者。
大連理工大學:位于遼寧大連,在化工、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中國重要的理工科大學之一。
東北大學:地處遼寧沈陽,在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吉林大學:坐落于吉林長春,學科門類齊全,在化學、車輛工程、法學等學科領域有著較強的實力。
華東師范大學:位于上海,在教育學、心理學、地理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重要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地處廣東廣州,在工科領域實力強勁,尤其在輕工技術與工程、建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方向表現出色。
重慶大學:位于重慶,在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四川成都,在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被譽為 “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四川大學:地處四川成都,學科門類齊全,在口腔醫學、數學、化學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位于陜西西安,在航海、航空、航天領域實力強勁,為中國國防事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蘭州大學:坐落于甘肅蘭州,在化學、物理學、草學等學科方面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淀,是中國西部重要的高等學府。
國防科技大學:位于湖南長沙,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軍隊系統的最高學府。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廣州,學科門類齊全,在臨床醫學、藥學、生物學等學科領域實力較強,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湖南大學:坐落于湖南長沙,在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中南大學:位于湖南長沙,在礦業工程、冶金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尤其在有色金屬領域優勢顯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陜西楊凌,以農業科學為特色,在農學、林學、農業工程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中央民族大學:位于北京,以民族學為特色,在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
中國海洋大學:坐落于山東青島,在海洋科學、水產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海洋領域的重要高校。
華東理工大學:位于上海,在化工、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中國著名的化工類高校。
211 大學名單(116 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京大學
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吉林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位于北京,在交通運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在鐵路交通領域具有深厚的底蘊。
北京工業大學:地處北京,以工科為主,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北京科技大學:位于北京,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被譽為 “鋼鐵搖籃”。
北京化工大學:坐落于北京,在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優勢明顯,是中國化工領域的重要高校。
北京郵電大學:地處北京,在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北京林業大學:位于北京,以林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為特色,在林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協和醫學院:坐落于北京,在醫學領域享有極高聲譽,尤其在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頂尖的醫學類高校。
北京中醫藥大學:地處北京,在中醫學、中藥學等學科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優勢,是中國中醫藥領域的重要高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位于北京,以外語教學為特色,在外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培養外交、翻譯等外語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國傳媒大學:坐落于北京,在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傳媒領域的最高學府。
中央財經大學:地處北京,在應用經濟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財經領域的重要高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于北京,在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等學科方面優勢明顯,是中國對外開放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中國政法大學:坐落于北京,在法學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被譽為 “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
華北電力大學:校部位于北京,在電氣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在電力行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東北師范大學:地處吉林長春,在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重要力量。
延邊大學:位于吉林延吉,在外國語言文學、臨床醫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國家 “211 工程” 重點建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坐落于黑龍江哈爾濱,在林學、林業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林業領域的重要高校。
東北農業大學:地處黑龍江哈爾濱,在農業工程、畜牧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中國農業領域的重要高校。
大連海事大學:位于遼寧大連,在交通運輸工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等)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航海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財經大學:地處上海,在應用經濟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財經領域的頂尖高校之一。
上海外國語大學:位于上海,以外語教學為特色,在外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外語教育的重要基地。
東華大學:坐落于上海,在紡織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紡織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大學:地處上海,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在力學、社會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蘇州大學:位于江蘇蘇州,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綜合性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坐落于江蘇南京,在航空航天技術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
南京理工大學:地處南京,在兵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防科技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礦業大學:坐落于江蘇徐州,在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礦業領域的重要高校。
南京工業大學:位于江蘇南京,在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工科實力較強的高校。
南京郵電大學:地處南京,在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中國信息通信領域的重要高校。
河海大學:坐落于江蘇南京,在水利工程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水利領域的最高學府。
江南大學:位于江蘇無錫,在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輕工領域的重要高校。
南京林業大學:地處南京,在林業工程、林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林業領域的重要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于江蘇南京,在大氣科學等學科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中國氣象領域的重要高校。
中國藥科大學:坐落于江蘇南京,在藥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藥學領域的頂尖高校之一。
合肥工業大學:地處安徽合肥,在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工科實力較強的高校。
安徽大學:位于安徽合肥,在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南昌大學:坐落于江西南昌,在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地處山西太原,在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山西省的重要高校。
內蒙古大學: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在生物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高校。
遼寧大學:坐落于遼寧沈陽,在應用經濟學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地處遼寧大連,在臨床醫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醫學類高校。
東北財經大學:位于遼寧大連,在應用經濟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財經領域的重要高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坐落于黑龍江哈爾濱,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為中國船舶工業培養了大量人才。
東北石油大學:地處黑龍江大慶,在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中國石油領域的重要高校。
哈爾濱醫科大學:位于黑龍江哈爾濱,在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醫學類高校。
華東政法大學:坐落于上海,在法學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中國法學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海事大學:地處上海,在交通運輸工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等)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航海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海洋大學:位于上海,在水產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水產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中醫藥大學:坐落于上海,在中醫學、中藥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中醫藥領域的重要高校。
上海師范大學:地處上海,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師范類高校。
南京師范大學:位于江蘇南京,在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重要力量。
中國美術學院:坐落于浙江杭州,在美術學等學科方面實力強勁,是中國美術領域的頂尖高校之一。
寧波大學:地處浙江寧波,在水產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位于浙江杭州,在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工科實力較強的高校。
浙江師范大學:坐落于浙江金華,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師范類高校。
中國計量大學:地處浙江杭州,在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實力較強,是一所計量特色鮮明的高校。
安徽師范大學:位于安徽蕪湖,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師范類高校。
福州大學:坐落于福建福州,在化學、電氣工程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地處福建福州,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重要力量。
南昌航空大學:位于江西南昌,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航空特色鮮明的高校。
江西師范大學:坐落于江西南昌,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師范類高校。
山東農業大學:地處山東泰安,在作物學、園藝學等學科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一所農業類高校。
山東師范大學:位于山東濟南,在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方面實力突出,是中國師范類高校的重要力量。
青島大學:坐落于山東青島,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在臨床醫學、工程學等學科
985、211 大學的評選標準介紹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是我國為推動高等教育發展,提升高校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雖然目前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已統籌為 “雙一流” 建設,但了解它們當時的評選標準,有助于認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和高校建設的重點方向。
“211 工程” 評選標準
“211 工程” 于 1995 年 11 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旨在面向 21 世紀,重點建設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學府和一批重點學科,提高國內整體教育水平和國際競爭力。評選標準涉及多個方面:
學科建設:這是 “211 工程” 評選的核心要素。要求高校擁有一批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科。這些學科需具備完整的學科體系,擁有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及學術梯隊,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且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例如,中國礦業大學的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在煤炭資源開發、礦山安全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其學科建設成果符合 “211 工程” 的評選要求 。
師資隊伍:高校需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教學科研水平高的師資隊伍。不僅要有一定數量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科帶頭人,還要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形成合理的學術梯隊。例如,清華大學匯聚了眾多院士、長江學者等高水平人才,師資力量雄厚,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滿足 “211 工程” 對師資隊伍的要求。
教學與科研水平:在教學方面,要求高校具備完善的教學體系和優質的教學資源,培養出的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畢業生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的認可度?蒲猩希咝P璩袚罅繃壹壓褪〔考壙蒲许椖,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學術論文、發明專利、科技獎項等,并能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像北京大學在基礎學科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承擔眾多重要課題,產出大量高質量科研成果,教學質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
基礎設施與辦學條件:高校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辦學條件,包括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充足的圖書資料、良好的校園環境等,以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的需要。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圖書館等設施,為師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 。
管理水平:要求高校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能夠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辦學效益,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育人環境。
“985 工程” 評選標準
“985 工程” 啟動于 1998 年 5 月,目標是形成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其評選標準更為嚴格,在 “211 工程”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
國際影響力:高校的學科建設、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等方面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學術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清華大學在工科領域的多個學科與國際頂尖高校同臺競爭,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大量高水平論文,舉辦眾多國際學術會議,吸引了大量國際優秀學者和學生,在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 。
創新能力:強調高校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能力。鼓勵高校開展前沿性、交叉性研究,產生具有原創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信息科學等前沿領域不斷取得創新突破,培養出眾多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要求高校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航天領域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其研究成果直接服務于國家航天戰略;西北工業大學在航海、航空、航天領域開展大量研究,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
綜合實力與學科協調發展:高校不僅要在優勢學科上保持領先,還要注重學科間的協調發展,形成綜合性、研究型的學科體系。例如,北京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展,學科之間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了強大的綜合實力 。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的實施,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有力地提升了我國高校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如今,“雙一流” 建設在繼承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理念和標準,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邁向更高水平。
【全國985和211大學名單(最新)】相關文章:
全國985和211大學名單排名09-24
全國211大學和985大學名單(全)07-26
211和985大學名單201708-29
211、985工程全部大學名單09-30
全國985大學名單07-13
211和985的區別05-26
211、985工程院校名單大全09-30
211、985工程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名單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