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无码日日模日日碰夜夜爽,天堂av在线最新版在线,日韩美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麻豆精品三级国产国语,精品无码AⅤ片,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時間:2023-06-19 09:56:17 學習總結(jié)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初中物理是我們學習物理的基本,因此我們應該及時打好物理的基礎。下面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模M麑Υ蠹矣兴鶐椭?/p>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1

        1、物體在振動,我們“不一定”能聽得到聲音

        【簡析】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在真空中聲音是不能傳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

        2、人的聽覺是有一定的頻率范圍的,即:20~20000Hz,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如發(fā)生海嘯、地震時產(chǎn)生的聲波是次聲波;而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如醫(yī)院里的B超。對于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是無法聽到的。

        3、人耳聽到聲音的條件除了與頻率有關外,還更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如果距離發(fā)聲體太遠,通過空氣傳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動,還是聽不到聲音。

        2、密度大于水的物體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簡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體放在水中有三種情況,下沉、懸浮、漂浮,到底處于哪種狀態(tài),與物體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關:

        1、下沉。根據(jù)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為ρ水<ρ物,F(xiàn)浮,物體下沉,此時,該物體是實心的。例如:鐵塊放在水中下沉。

        2、懸浮,當該物體內(nèi)部的空心所造成該物體的重力與它浸沒在水中所排開水的重力相等時該物體懸浮。(在挖空的過程中,浮力不變,重力逐漸減小)

        3、漂浮,當物體內(nèi)部空心且空心較大時,該物體漂浮。(挖空的部分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體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鋼鐵制成的輪船。

        3、物體溫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簡析】

        物體溫度升高了,只能說明物體內(nèi)部的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加快了,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了。使物體內(nèi)能增加的方法有兩個。

        1、讓物體吸熱(熱傳遞);

        2、外界對物體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鋸條溫度溫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爐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熱量;它也可能是剛剛鋸過木頭即通過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

        4、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簡析】

        物體吸收熱量,最直接的變化就是物體內(nèi)能增加,但我們知道內(nèi)能是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動能和是勢能的總和。

        1、如果吸收熱量后物體的狀態(tài)不發(fā)生變化,即分子勢能不變,只改變了分子的動能,則物體的溫度就會升高,如給鐵塊加熱,鐵塊的溫度升高;

        2、如果吸收熱量后,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如晶體熔化,液體沸騰,雖然都在不斷的吸收熱量,但溫度并不升高,溫度始終保持不變。非晶體吸熱時,分子的動能和勢能都在發(fā)生變化,所以狀態(tài)變化的同時,溫度也升高。

        5、物體收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發(fā)生改變

        【簡析】

        第一,力有兩個作用效果,1、改變物體的形狀;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由物體受到力的共同效果決定的。1、物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運動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變)。2、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一定不改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6、有力作用在物體上,該力“不一定”對物體做功

        【簡析】

        力對物體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有力作用在物體上;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兩者缺一不可。

        根據(jù)公式W=F.S得:有力無距離,不做功,所謂的勞而無功,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推而未動”;有距離無力,不做功,所謂的不勞無功,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物體因慣性運動、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垂直時。

        7、小磁針靠近鋼棒相互吸引,鋼棒“不一定”有磁性

        【簡析】

        磁現(xiàn)象中的吸引有兩種情況:1、異名磁極相互吸引;2、磁體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所以和磁體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鐵、鈷、鎳等物質(zhì),也可能是磁體。

        8.“PZ220V,40W”的電燈,實際功率“不一定”是40W

        【簡析】

        1、當U實=U額=220V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40W,此時燈泡正常發(fā)光;

        2、而U實〈U額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此時燈泡發(fā)光較暗,不能正常工作;

        3、當U實〉U額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實〉P額,此時燈泡發(fā)出強光,壽命縮短易燒毀。

        9、浸在水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簡析】

        浮力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之差,因為下表面浸入液體較深,受到的壓力始終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上的。

        當物體的底部與容器底部緊密結(jié)合,無縫隙時(即相當于粘在了一起),物體不受向上的液體的.壓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頭,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頭不受浮力作用。

        10、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內(nèi)液體所受的重力

        【簡析】

        公式P=F/S,是計算壓強的普遍適用的公式,而P=ρgh是專門用來求液體產(chǎn)生壓強的公式,由P=ρgh我們可以看出,在液體的密度一定時,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僅與液體的深度h有關,再根據(jù)F=PS,不難看出液體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力是由液體的密度、液體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積決定的。

        即:液體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力:F=ρghs。然而只有柱形容器G液=mg=ρvg=ρghs=F。而容器的形狀有很多種,只要不是柱形容器其內(nèi)部液體的體積v≠hs,所以F≠G液。

        容器內(nèi)盛液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和液重G液的關系是:1、柱形容器:F=G液2、非柱形容器:F≠G液(廣口式容器:F〈G液縮口式容器:F〉G液)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2

        光的直線傳播

        1.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是一種電磁波。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

        3.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鏡成像

        6.平面鏡成像特點:

        (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

        (1)成像;

        (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9.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y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

        (1)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便于找到蠟燭A的像的位置,能夠比較蠟燭A的像與蠟燭B的大小。

        (2)無論怎么移動蠟燭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動蠟燭B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

        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11.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2.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

        透鏡

        1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1)兩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

        (2)物近像遠像變大。

        (3)實像都是倒立的。

        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

        (1)等高共軸調(diào)節(jié):

        等高:將蠟燭、凸透鏡、光瓶三者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水平高度。

        共軸:目的是使蠟燭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處。

        (2)焦距確定:平行光源照射得到最小最亮光斑為止。

        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內(nèi)的膠片。

        15.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3

        第一章物態(tài)及其變化

        1、物質(zhì)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

        2、物態(tài)變化:物質(zhì)由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的過程。物態(tài)變化跟溫度有關。

        3、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

        4、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5、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大氣壓為1。01×105pa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度,而把水的沸騰溫度規(guī)定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6、溫度計的使用:

        ⑴讓溫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穩(wěn)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shù),

        ⑵讀數(shù)時,不能將溫度計拿離被測物體,

        ⑶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面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⑷測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體溫計:量程一般為35~42℃,分度值為0。1℃。

        8、熔化:物質(zhì)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凝固: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9、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變軟、變稀變?yōu)橐后w。如:瀝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11、蒸發(fā)是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

        12、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溫:在需要降溫的物體表面,涂一些易揮發(fā)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fā)吸熱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14、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nèi)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15、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xù)從外界吸熱。

        16、沸騰的現(xiàn)象:從底部產(chǎn)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面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qū)普通鍋里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面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18、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9、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里的。

        21、升華: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升華吸熱。

        22、凝華: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態(tài)變化:

        云: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熱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霧和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

        24、衛(wèi)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質(zhì)的作用:物質(zhì)熔化和汽化都吸熱,降低衛(wèi)星溫度保護衛(wèi)星。

        25、電冰箱的電動壓縮機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把氣態(tài)制冷物質(zhì)壓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熱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質(zhì)通過節(jié)流閥進入冰箱內(nèi)部的蒸發(fā)器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nèi)溫度降低。

        第二章物質(zhì)的性質(zhì)

        1、長度的測量,測量結(jié)果包括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

        2、誤差:是指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誤差的產(chǎn)生跟測量的人和工具有關,只能減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應該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shù)時視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水銀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

        4、質(zhì)量:物體內(nèi)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物體的質(zhì)量。

        物體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的變化無關。

        5、質(zhì)量的測量工具:臺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盤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游碼撥至左側(cè)零位置,

        調(diào)節(jié)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將物體輕放在左盤上,右盤放砝碼。

        用鑷子撥動游碼,使指針指在中央刻線上,記錄數(shù)據(jù)。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nèi)。不能用手捏砝碼。

        7、密度: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

        公式:ρ=m/v

        8、納米材料:將某些物質(zhì)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時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與較大尺寸時發(fā)生了異常變化,稱為納米材料。

        納米方法處理后的領帶具有自潔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納米方法處理后的物質(zhì)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

        9、鋰電池的特點:體積小、質(zhì)量輕、能多次充電、對環(huán)境污染小。

        10、記憶合金:主要成分是鎳和鈦,它獨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當溫度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材料內(nèi)部的晶體結(jié)構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外形的變化。

        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一個標準物體做參照物,這個選中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

        2、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3、位置變化:一指兩個物體間距離大小的變化,二指兩個物體間方位的變化。

        4、相對靜止: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相同的兩個物體稱為相對靜止。

        5、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國際單位制是米/秒,常用單位:千米/小時。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4

        照相機:

        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

        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以上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知識的內(nèi)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顯微鏡和望遠鏡

        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考出很好的成績的哦,好好學習吧。

        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zhì)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變得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透鏡知識點的內(nèi)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的學習物理知識。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實驗: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調(diào)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2、調(diào)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質(zhì) 應用

        u > 2f f<υ<2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實像 (實像大小轉(zhuǎn)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實像 幻燈機

        u = 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zhuǎn)折點)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小;虛像同側(cè)正;實像異側(cè)倒,物遠像變小"。

        口決二: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nèi),正立放大虛像現(xiàn);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nèi)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nèi),像物同側(cè)虛像大;

        一條規(guī)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diào)節(jié)調(diào)焦環(huán),并非調(diào)焦距,而是調(diào)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5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機械運動

        1、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 ⑵直線運動

        Ⅰ 勻速直線運動:

        A、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Ⅱ 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5、力的測量: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彈簧測力計: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力的表示法

        四、慣性和慣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五、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

        3、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系:力不是產(chǎn)生(維持)運動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0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6

        一、杠桿

        1.杠桿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O);

        ②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1);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2.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的平衡:當有兩個力或幾個力作用在杠桿上時,杠桿能保持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則我們說杠桿平衡。

        (2)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二、滑輪的應用

        1.定滑輪

        (1)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支點是轉(zhuǎn)動軸,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輪的半徑。

        (2)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

        (1)實質(zhì):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支點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繩子與動滑輪相切的點,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是滑輪的半徑。

        (2)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

        (1)連接:兩種方式,繩子可以先從定滑輪繞起,也可以先從動滑輪繞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3)省力情況:由實際連接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決定。繩子段數(shù):“動奇定偶”。拉力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其中n是繩子的段數(shù),h是物體移動的高度。

        4.輪軸和斜面

        (1)輪軸:實質(zhì)是可以連續(xù)旋轉(zhuǎn)的杠桿,是一種省力機械。輪和軸的`中心是支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輪上的力是動力F1,軸半徑r,輪半徑R,則有F1R=F2r,因為R>r,所以F1<f2。< p="">

        (2)斜面:是一種省力機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三、功

        1、功

        (1)力學中的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功的兩個因素: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兩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物體受到了力,但保持靜止。②物體由于慣性運動通過了距離,但不受力。③物體受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互垂直,這個力也不做功。

        2、功的計算

        (1)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

        (2)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N);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m)。

        (3)計算時應注意的事項:①分清是哪個力對物體做功,即明確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F、s的單位分別是N、m,得出的功的單位才是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四、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號“P”表示。單位是瓦特(W)常用單位還有kW。1kW=103W。

        (2)公式:p=W/t。式中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s)。

        (4)功率與機械效率的區(qū)別:

        ①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們之間的物理意義不同,也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功率大的機械效率不一定大,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五、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也就是人們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時必須做的功。在提升物體時,W有用=Gh。

        2、額外功——W額外

        (1)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2)額外功的主要來源:①提升物體時,克服機械自重、容器重、繩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機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總功——W總:

        (1)人們在使用機械做功的過程中實際所做的功叫總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 W有用+ W額外。

        (2)若人對機械的動力為F,則:W總=Fs

        4、機械效率——η

        (1)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總。

        (3)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小摩擦,②改進機械,減小自重。

        六、動能和勢能

        1、能量

        (1)物體能夠?qū)ν庾龉Γ硎具@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2)單位:焦耳(J)

        2、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zhì)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3)單位:焦耳(J)。

        3、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zhì)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單位:焦耳(J)

        4、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2)單位:焦耳(J)。

        (3)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七、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1、機械能

        (1)定義: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機械能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量。

        (2)單位:J。

        (3)影響機械能大小的因素:

        ①動能的大小;②重力勢能的大小;③彈性勢能的大小。

        2、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2)在分析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的實例時,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是在哪一個過程中,再分析物體質(zhì)量、運動速度、高度、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能的變化和轉(zhuǎn)化情況。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7

        熔化

        熔化定義: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需要吸熱。

        1、熔化現(xiàn)象

        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煉鋼爐中將鐵化成“鐵水”

        2、熔化規(guī)律:

        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②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

        3、晶體熔化必要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

        4、有關晶體熔點(凝固點)知識:

        ①萘的熔點為80.5℃。當溫度為790℃時,萘為固態(tài)。當溫度為81℃時,萘為液態(tài)。當溫度為80.50℃時,萘是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都有可能。

        ②下過雪后,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灑水車在路上灑鹽水。(降低雪的熔點)

        ③在北方,冬天溫度常低于-39℃,因此測氣溫采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水銀凝固點是-39℃,在北方冬天氣溫常低于-39℃,此時水銀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點是-117℃,此時保持液態(tài),所以用酒精溫度計)

        5、熔化吸熱的事例:

        ①夏天,在飯菜的'上面放冰塊可防止飯菜變餿。(冰熔化吸熱,冷空氣下沉)

        ②化雪的天氣有時比下雪時還冷。(雪熔化吸熱)

        ③鮮魚保鮮,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熱)

        ④“溫室效應”使極地冰川吸熱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分標準是: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xù)吸熱),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xù)吸熱)。

        常見的晶體有:冰、食鹽、萘、各種金屬、海波、石英等

        常見的非晶體有:松香、玻璃、蠟、瀝青等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jié)03-09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12-12

      初中物理《力與運動》知識點總結(jié)12-06

      2016最新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01-21

      2016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02-23

      初中物理光學知識點總結(jié)08-08

      2016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02-23

      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04-05

      初中物理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03-09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10-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第二页|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河池市| a√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 麻豆av一区二区天堂|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美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普陀区| 精品亚洲男人天堂av| 天堂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天堂av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少妇av |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草莓| 国产裸体AV久无码无遮挡|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av|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天堂av| 一级做a爱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东京热高清一区二区| 涩涩国产在线不卡无码|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观看|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开心五月婷婷伊人久久| 日本高清色惰www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99热在线播放精品6|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大白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教师 | 亚洲无线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不卡二区高清|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